前文我们提到,典型的锂离子电池制造流程通常可分为三大工序:前段工序(极片制造)、中段工序(电芯合成)、后段工序(化成封装)。上回我们具体介绍了前段工序,本篇文章将着重介绍中段工序。
锂电池制造的中段工序是装配段,其生产目标是完成电芯的制造。具体来说,中段工序就是将前段工序制成的(正、负)极片,与隔膜、电解质进行有序装配。
由于方形铝壳、圆柱电池与软包电池、刀片电池等不同类型的锂电池的储能结构不同,导致它们在中段工序的技术路线也存在明显差异。
方形铝壳电池、圆柱电池的中段工序主要流程有:卷绕、注液、封装;
软包电池、刀片电池的中段工序主要流程有:叠片、注液、封装等。
二者最主要的不同,就是卷绕过程与叠片过程。
卷芯卷绕过程是将正极片、负极片和隔离膜,通过卷绕机的卷针机构卷制在一起,相邻的正负极片之间被隔离膜隔绝;在卷芯纵向方向,隔离膜超出负极膜片,负极膜片超出正极膜片,防止正、负极片之间接触短路。卷绕完成后,通过收尾胶纸进行固定防止卷芯散开,然后流转到下一工序。
在这一过程,最重要的就是确保正负极之间不发生物理接触短路,并且负极片横、纵两个方向都能完全包覆住正极片。
由于卷绕的工艺特点,使其只能制备形状规则的锂电池。
相比之下,叠片工艺通过送片机构将正负极片和隔离膜交错堆叠,形成叠芯,可以制备规则形状或异形锂电池,灵活度更高。
叠片通常是以集流体作为引出极耳,将正负极极片和隔膜按照正极—隔膜—负极顺序,逐层叠合在一起形成叠片电芯的过程。叠片方式既有将隔膜切断的直接叠片的积层式,也有隔膜不切断的Z字形叠片的折叠式。
叠片工艺同一张极片不存在弯折现象,不存在卷绕工艺的“C角”问题,可以充分利用内壳的边角空间,单位体积的容量更高。相比于卷绕工艺制作的锂电池,叠片工艺制作的锂电池在能量密度、安全性、放电性能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。
虽然卷绕工艺发展时间相对更长,工艺成熟、成本低、良率高,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发展,叠片工艺以体积利用率高、结构稳定、内阻小、循环寿命长等优势特点成为了后起之秀。
然而无论是卷绕还是叠片,二者均存在着明显的优缺点。叠片电池需要对极片进行数次切断,形成的断面尺寸比卷绕结构长,毛刺风险增加。卷绕电池边角处会浪费空间、卷绕张力的不均匀和形变可能引发的一致性问题等。
因此,后续的X射线检测就显得极为重要。
对卷绕/叠片完成的电芯进行复查,检测内部结构是否符合生产工艺,比如叠片或绕卷的对齐度,极耳内部结构和正负极片的包覆情况等,控制产品质量,防止不合格电芯流入后工序;
针对X-Ray检测环节,古天乐代言太阳集团城网址也推出了一系列X-Ray成像检测设备:
X-Ray离线CT电池检测机
3D成像,通过切片可直接检测电芯长度和宽度两个方向的包覆,不受极片倒角和弯曲的影响,不受极耳、正极片陶瓷边、锥束光的影响。
X-Ray在线卷绕电池检测机
和上游输送线对接,实现自动取电芯,放入设备进行内循环检测,并对NG电芯进行自动分拣,满足最大层数65层内外圈全检。
X-Ray在线圆柱电池检测机
X射线穿透电池内部,由成像系统接收X射线成像和拍照,通过自主开发的软件及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,并自动测量和判断,确定良品和不良品,并将不良品挑选出来,设备前后端可与产线对接。
X-Ray在线叠片电池检测机
该设备和上游输送线对接,实现自动取电芯,放入设备进行内环检测,并对NG电芯进行自动分拣,OK电芯取出自动放入输送线,送入下游设备实现全自动化检测。
X-Ray在线数码电池检测机
该设备和上游输送线对接,实现自动取电芯或人工手动投料,放入设备进行内环检测,并对NG电芯进行自动分拣,OK电芯取出自动放入输送线或装盘,送入下游设备实现全自动化检测。
到这里,锂电池制造的中段工序就结束了。
关于锂电池制造的后段工序,我们将会在下一期为大家继续介绍,敬请期待!